杭州涵湛软件有限公司
杭州涵湛软件有限公司
杭州涵湛软件有限公司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涵湛资讯


企业ERP构建之4G时代
2015/10/8 8:57:57   点击:

      ERP即企业资源计划,通过全面集成企业人、财、物、技术、设备、信息和时间等信息资源,提供企业快速决策所需信息,实现企业整体协同运作,提升企业营运绩效与快速反应能力。目前,多数企业选择了ERP系统管理企业,借助ERP梳理业务流程、规范操作、标准化管理,利用ERP来提高工作效率和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经营效益。但是,ERP这一管理方式却受制于地域、网络技术限制,并不能完全解决企业内部信息孤岛和数据无法充分共享的问题,不能实现指尖上的ERP

     2013年124日,工信部正式向三大运营商发出4G牌照,4G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移动终端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连接到互联网,而不用受带宽速度的限制。4G技术和ERP的融合,将带给企业管理革命性的变化。在4g网络条件下,可以把pc上的那些复杂的ERP应用程序放置于云端,每一台移动终端都可以通过4g网络连接到云上,完成管理协同。4G代的ERP融合‘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多个网络系统,成为企业个性化管理的利器,管理人员可以从ERP管理系统的海量数据中抽取信息,通过平板、手机上网及互联网Web进行ERP工作处理,随时随地实现个性化的ERP管理。

       一、即时管理。随着经济全球化,企业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复杂,业务模式随着市场区域变化也在不断改变,而移动ERP为企业管理提供了更强的灵活性,实现了即时管理。企业管理人员由于业务需要,常常会出差在外,很多时候不方便携带笔记本电脑,无法及时处理企业审批。而部署移动ERP后,可以轻松的利用手机随时处理公司预算及其他审批流程,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和查询企业财务状况,接收各项指标发出的报警,在第一时间做出决策;销售人员、财务人员、生产线的工作人员等可以随时随地快速、实时上报情况,为企业管理带来了极大便利。

      二、全业务流。移动ERP一大突出优势是全面性,它通过移动互联接入,实现移动查询、移动预警、移动分析、移动OA、移动CRM、移动销售、移动审批、移动物流、移动财务等多种功能。传统ERP只在服务制造生产企业方面具有优势,而移动ERP可以提供零售、物流、金融甚至政府等各个行业的定制服务。尤其对于零售企业,移动ERP可以实现全网订单互通,打通了各大平台的商品信息情况,让商家第一时间了解店铺情况,自动处理。

      三、娱乐性强。移动ERP让企业管理实现“人性化”,它以人为核心,强调用户体验和满意度,强调共享与协作,像玩游戏一样去使用ERP。对于企业管理人员而言,人、财、物的管理审批工作繁重琐碎,使用移动工作流后,可以像网络聊天一样随时随地管理企业。移动ERP的一些辅助功能也会产生出其不意的好效果。比如“附近的同事”、“附近的客户”,当你不知道请谁吃饭好的时候,这个“怪功能”能帮你做出最优选择。还有社交化工具比如微博的集成,让每一流程涉及的人员,能够在ERP中直接交流,让过去人际沟通与流程处理相互隔离的局面得到极大改善。

      四、黏住客户。移动ERP延长了ERP的管理链条,将客户管理纳入到传统管理之中。移动ERP的订单管理,可以让企业的客户、经销商通过手机随时下单,并且实时跟踪订单状态,这样就不用反复追问订单的情况,节省了双方的沟通成本。同时,它能够让销售人员随时掌握客户的动态,联系方式、历史交易、信用信息,销售人员还可以直接帮助客户订货、跟单,提高客户满意度。

    二、移动ERP的缺点

       一是安全无足够保证。移动商务的安全问题始终是妨碍其应用的一大障碍。尽管现有技术手段可以保障较高的安全度,但由于部署设备的复杂性,现有移动商务服务并没有提供安全度最高的保障。同时,无线网络技术还存在着较大的安全漏洞。手机存在许多安全漏洞,使黑客能够轻易读取用户的个人资料。因此,必须进一步发展安全技术.才能有效保障集成应用的顺利进行。

       二是管理观念难以转变。移动商务和ERP系统集成应用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化实现模式,是对原有企业信息化模式的有益补充和扩展。相对于传统的管理系统而言,移动商务技术的应用可以真正使企业移动员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入企业ERP系统并获得信息和服务,是管理模式的一种创新。因此。对于企业来说,接受这种新型模式需要一段时间.而且二者的集成应用将涉及企业流程重组.在企业内部实施会遇到一定的阻力。

       三是商业模式还不太成熟。移动ERP作为一种趋势已逐渐得到业界认可,但支持其业务模式的操作模式、信用体系、支付体系等运作细节还有待继续探索。而企业用户需求也存在着多样性和模糊性。同时很多企业对移动ERP信息化目前只是存在着概念上的认知,重要性认识不足,阻碍了移动信息化的大规模应用。

    三、移动ERP需要实现的四种融合

       一是融合电子商务。传统管理模式下,电子商务着重于前台,ERP着重于后台,两者不相兼容。但移动ERP系统可实现远距离协同,有效地塑造、集成和监控影响整个供应链的商业行为过程,以及全球范围内的业务,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改变企业现行经营管理模式。4G技术日趋成熟,使得实现ERP的移动电子商务成为可能,移动商务环境下的ERP系统将允许用户通过手机、ipda等移动终端进行企业生产服务,实现移动办公,提高企业服务个性化、移动化、动态化和提高企业运转效率。

       二是融合“商业智能”。随着现代企业快速扩张,每时每刻都会产生大量数据,在商业大数据时代,如何从企业产生的庞大信息数据中挖掘具有价值的信息,就要求企业实现商业智能,用数据挖掘技术深入分析,抽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并进行转换和模型化处理,以构建专业化决策支持系统,为企业管理决策层提供制订切实可行的、正确的发展战略规划的有价值的信息数据。移动ERP系统建设,可以通过引入“商业智能”模式增强ERP系统的数据挖掘功能和联机分析处理能力,实现职能商业。

       三是融合物联网。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降低集团公司生产经营成本和减轻一线作业工人的工作量,给企业带来丰厚效益。物联网作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组合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对产业链各环节有效管理,形成闭环的生产过程和设备资产生命周期管理,提高过程管理的实时性、敏捷性。物联网技术在促进企业管理过程优化,信息资源同步,网络无缝化以及信息系统可视化管理方面有着突出优势,这势必要求在ERP系统中引入物联网技术,将企业生产活动所产生的海量数据实时采集到ERP系统数据仓库,增强ERP系统的协同性,加大信息共享程度,使ERP系统智能决策更及时和准确。

       四是融合云计算。集成云计算的ERP系统可以在屏蔽ERP系统底层环境,降低硬件投入成本,增加ERP系统的应用安全,减少由于安全问题给用户带来的损失,增加ERP系统数据和商业价值等方面发挥重要优势。云计算与ERP的融合是彻底解决行业信息数据孤岛,降低企业信息化融合系统建设风险,提高集成系统运营成功率,使信息化服务专业化的最佳解决方案。

    四、成功实施移动ERP关键步骤

       一是选择适用的移动ERP。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和企业特色来选择ERP系统,根据企业系统控制的自身特点使用相匹配的ERP系统,这样才能使企业的结构和管理流程与之相适应,只有这种适用于企业自身结构的ERP系统,才能有效的控制企业的管理,才能使ERP系统以最高的价值服务于企业,带领企业管理和工作效率更上一个台阶。从市场供应看,移动ERP软件属于新产品,企业需要选择规模较大、信誉较高的软件供应商,以确保后期的技术支持。

       二是业务重组。新上移动ERP,应确保流程设计的可实现性、合理性和最优化。对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其中重点要放在客户化设置方面,达到“人机合一”的和谐境界。系统的总体思路是改造传统管理模式,同时针对ERP软件提供管理模式和计算机业务处理流程,设置企业的流程,使得ERP系统符合企业特点的先进管理模式与人机合一的流程。企业需要对现有的业务环节进行梳理,从必要的角度排除不必要的环节,并按照ERP系统的基本要求,对这些环节及其程序进行重新定义,使其能够符合系统的应用要求。

       三是加强引导。新事物的推广往往阻力重重,企业高层对实施移动ERP的意识、看法或者观念决定ERP是否上马,而员工的态度则决定能否推行。因此,CIO需要消除企业领导对于实施移动ERP抱有的不切实际的期待心理,加深企业高层对ERP信息化的认识;加强对员工的宣传工作,重视员工的培训,做好与员工的沟通工作,在企业内部建立沟通和协调机制,明确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各个管理层次之间进行沟通的方式、内容和频率,并使之制度化。

      四是成立实施团队。实施方毫无疑问必须成立专业化、标准化、高效率的实施团队,便于与用户方业务团队的无缝对接。实施团队在需求调研前需要熟悉相关文件并充分准备好交流材料,如详细研读技术附件、需求分析、调研提纲、基础数据准备等等。宗旨是双方团队接触前,实施团队掌握的材料熟悉的信息材料越多越好,越细越好,这样便于现场交流沟通,便于形成更进一步的细化文档。

       总之,4G网络为ERP的运用提供了便捷通道,传统ERP系统供应商已经开始布局移动ERP的运用。企业只要善于利用,就一定为企业管理注入新的活力,提高管理效益,获得新的发展。

 





杭州涵湛软件 联系热线

手机:18157104232

手机:13486114358

电话:0571-85821279

杭州涵湛软件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下沙经济开发区瓯江大厦8层

Copyright 2013 杭州涵湛软件有限公司 www.i-hanzhan.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4028480号 xml地图 网站地图